睢宁农商银行庄朋:“掌上信贷”数字化综合营销管理平台
2023-09-15 阅读2729 来源:鑫知教育
移动互联网时代,客户的生产、经营、消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移动金融、互联网金融已成为大势所趋。与此同时,随着农村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不断发展,客户经理的工作逐渐由以信贷业务为核心向信贷营销、电子银行、存款理财、客户关系维护等全功能型客户管理转变,客户经理的工作相较于前期更加繁杂多变,又因为受制于数字化营销平台建设滞后的影响,不利于工作的开展,那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真正让客户经理走出柜台呢?睢宁农商银行综合营销党支部书记庄朋老师分享《“掌上信贷”数字化综合营销管理平台》。
点击图片,查看完整内容
最近几年,国有大行纷纷下沉服务中心,通过便捷的系统和较低的利率优势,使我行经营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信贷业务运行模式走访营销效率不高、管户规模瓶颈、贷后管理流于形式等实际问题。充分考虑未来金融业竞争趋势,结合本行实际,启动战略转型,创建“小而精、精而优、优而强”的现代化农村精品商业银行,亟需搭建高效灵活的信贷业务操作平台,解决走访营销难、授信准入标准不一致、业务受理效率低、风险控制隐患大等问题。
我们数字化转型贯穿于整个银行的各个条线和部门,把所有的层面以一张图表的形式划分到各个业务部门,通过系统的规划解决后续安全稳健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下图所示:
首先,采用国内比较先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布式大数据平台搭建一套能够支撑我们业务系统、图谱识别、客户挖掘的底层大数据平台。第二,中间部分是中台管理平台,主要实现个人零售业务的系统化管理。前端搭建客户触达的多个渠道,包括客户自助渠道、客户经理业务办理渠道和后台客户经理管理工具。
此次系统建设,将阳光信贷业务纳入“掌上信贷”平台管理,全面实现客户信息采集、整理、清洗,与行内信息集中整合,实现客户信息的全景展现,与此同时,将阳光信贷业务验收、复核工作纳入流程化系统管理,最后,实现客户信息与与业务系统实时关联,打通系统壁垒,有效支撑客户经理营销拓展。
建立网格化营销平台,将全辖各网点按照区域及业务范围,按照乡镇、村组实行网格化划分,对网格内存量客户信息进行全面梳理,按照存款、贷款、电子银行、三方支付、社保卡等维度开展全面数据分析,方便总行领导、机关部室、支行行长、客户经理针对性开展业务拓展工作。
业务办理平台是整个业务系统的核心,是实现客户经理办贷的工具和手段。在“掌上信贷”上线之前,线上和线下贷款平台是独立的两个系统,一笔贷款需要在4-5个系统里面转化,上线后6个系统整合,功能更强大,主要分为三大模块:业务平台、管理平台、数据平台。
在贷款流程优化方面,为了规避业务经理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将个人贷款的流程切分为三大模块,客户经理的营销与授信相分离,业务的办理与审批相分离,对业务流程形成系统化的管理。
在数据整合方面,将客户经理采集的数据与行内收集的数据进行集中的整合,整合客户存款、贷款、电子银行业务信息,直观、全面反映客户信息,一目了然掌握客户信息。
通过手机APP,实现走访、营销、信息采集、授信申请、授信调查、贷后检查等一揽子现场办理,实现”移动办公“。
目前,线下的所有贷款产品已经实现了电子合同的全流程操作,从填写贷款申请、授信经理调查报告的撰写、业务审批、合同签约等全部实现了线上化办理,无纸化操作。
智能风控体系对于每笔贷款在客户准入之前,利用我们底层的大数据平台,通过多维度的准入模型对客户进行多维度的前置风险审批,利用联网核查和人脸识别对客户进行精准识别,并采集了大量的预警信号,通过行内的名单和不良担保信息对客户进行前置预警信息的展示,全方位的授信评级,最终通过贷后管理模型对客户进行精准的贷后识别。具体的风险系统架构图如下所示:
以移动支付场景为抓手,推动支付+信贷业务相融合,打造电银、场景金融“公域营销”流量圈,以知识图谱+网格化营销平台为核心抓手,做好数据分析推送和精准营销运营,为普惠、信贷提供“私域营销”营销窗口,实现我行各前台业务营销条线客流、数据、资源共享,抱团营销,降本提效!
点击图片,获取演讲PPT